郑和远航有什么历史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1:31:39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对亚非交往影响很大
比欧洲早半个世纪成为航海先驱

http://bk.baidu.com/view/24124.htm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80几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
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还有有许多超出于航海之外的解读。“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郑和下西洋对有关各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明朝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明帝国和东南亚、南亚、非洲地区的国家增进了友谊,一些小国希望明帝国支持他们抵御强大邻国的欺压,而明帝国主持了公道。郑和下西洋时调解的国家间纠纷,主要有安南和占城,满剌加与暹罗,三佛齐与爪哇,锡兰和各邻国的争端等。

由于在政治上友好,贸易上有利,许多亚非国家纷纷派使臣来华进行朝贡贸易,这实际上是一种官方贸易。明朝对一些国家规定三年一贡或二年一贡,很多国家不仅年年来,有的甚至一年来几次。明朝政府对违令来的,还是允许贸易。仅明代永乐年间郑和到过的海外各国派使臣来华的就有318次(不包括朝鲜、日本、琉球),国王率团来华访问的有4个国家的11位国王,其中有3位国王逝世并安葬于我国,苏禄国东王葬于德州,渤泥国王葬于南京,古麻拉朗国王葬于福州。

意义
1.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船员之众多、组织之严密、造船和航海技术之先进,均是当时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