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母三迁》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09:23:35
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非吾所以处子也。”乃迁居市旁,孟子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打拱作礼节之事,其母曰:“此处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非吾所以处吾子(翻译“所以”)
2、孟母为什么人为可以在学宫旁居住?
3、“孙权劝学”、“孟母三迁”这两个故事,从内容角度看,相通之处在哪里?不同处在哪里?

1、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说:“这个地方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2、古代的学习,主要是礼乐。孟母为了自己的儿子学到这些东西,故将住处迁于书院旁。
3、相同之处是讲学习的,不同之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孙权劝学的故事是告诉人们如何刻苦学习。

1 ……的原因
2 因为孟子到了学宫旁以后,“乃嬉为设打拱作礼节之事”,这有助于他的学业。
3 同样是讲读书好处的。不过孙权认为读书是为了增长见识,而孟母则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此可见孟母的封建观念比孙权要重很多。

自己想想,一个是劝得,一个是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