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威风锣鼓,大家知道吗?你觉得这种民间艺术怎么样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18:58

鼓是精神的象征,无视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
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霍县、汾西等地的“威风锣鼓”是汉族人民古老的、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过去多在庙会,祈神、求雨等活动中表演。演奏者在敲击大鼓、锣、钹中倾情舞动,把自己生命的律动和祈求丰收的愿望都融汇于表演之中。表演者配合默契,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威风凛凛。强奏时,鼓声震天,钹光闪烁;轻奏时,又如春雨滋润禾苗,给人们带来愉悦与鼓舞,从而增强求得好年景的信念。这该是《易.系辞》“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意境。
关于威风锣鼓的名称和表演的气势密切相关,但民间的传说中,还渲染着神话的色彩,说它与“尧王禅让给舜,又把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嫁给舜”有关。按当地说法:尧的家乡在洪洞羊懈村,舜在神里村(一说在万安村),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样懈村群众组成威严的仪仗和锣鼓队去神里村迎姑娘回娘家;四月初八又送她回婆家。由于是仪仗锣鼓迎送,威风无比,所以称“威风锣鼓”。骆谷的套路有三番:“要往游康衢”、“华封三祝”、“万民颂尧王”,三者都是纪念和赞颂尧王的宏恩大德。尧舜禅让是后人加以渲染的描述,民间有关尧王的说法虽无考证,但却说明当地群众对太平盛世,丰衣足食的想往;对关心群众疾苦的清官之期望。“华封三祝”源于尧王传说的吉祥祝词,祝愿尧王“多富(福)、多寿、多男子”;民间吉祥图案中,把佛手、蟠桃、石榴三者象征“华封三祝”。因此,当地村民以“华封三祝”寄寓多福、多寿、多子孙的愿望。
当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后,“威风锣鼓”也发展成为展现新农民心声的动态形象。1990年9月山西临汾,410名农民组成的“威风锣鼓”队在北京第八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大显身手,他们敲出、舞出震撼大地的强音,显示出今日中国人民豪迈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