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称1960年安徽宿县死亡率超过10%,是当年中国死亡人口最多的县,这是真得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9:46:59

早在1958年,全国就有140多万人非正常死亡,此后非正常死亡人数逐年增加,至1960年达到顶点,全国非正常死亡近1000万人。随着落实救荒措施,以后非正常死亡人数迅速减少,至1962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基本走出饥荒,但个别省份如四川,仍有几十万人非正常死亡。

  报上吹嘘粮食丰收,实际粮食供应却极为紧张,不得不实行定量限量供应粮食。图为大跃进期间发行的各类粮票。

  大饥荒来临,景况好一点的农民,大多只能靠番薯、咸菜度日,景况差一点的,就很难熬了。
  周恩来就饿死人事致曾希圣

  1960年初周恩来收到反映安徽省和县、无为县饿死人情况的来信,致函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要求查明情况后回复。函件全文如下:
  希圣同志:
  转上一信,请阅后派人前往该县一查,也许确有此事,也许夸大其词,但这类个别现象,各省都有,尤其去年遭灾省份,更值得注意。主席在批转山东省六级干部会议文件上,也曾着重指出这一点,请查明后复我一信。
  敬礼!
  周恩来
  一九六O、三、二十九
  据事后统计,仅1960年一年,无为县非正常死亡高达12万人,平均每七个人中就死亡一人;和县非正常死亡率虽较无为县低,却也高达65‰,死亡2.4万人。安徽全省平均的非正常死亡率接近于和县的水平,为59.5‰,显见这样的饿死人情况在安徽绝不是“夸大其词”的“个别现象”。

  户籍管理部门的分县市死亡人口统计显示,仅1960年一年,安徽省就有192万人非正常死亡。死亡率最高的是太和、无为、宣城、毫县、宿县、凤阳、阜阳、肥东、五河诸县。

  四川、安徽、河南三省分年度非正常死亡状况

  早在1958年,四川就有近百万人非正常死亡,安徽、河南情况稍好,但也有十几万人死亡。此后非正常死亡人数逐年增加,至1960年突然达到顶点,然后趋于下降,至1962年安徽、河南基本回归正常。而四川直到1962年,非正常死亡仍未绝迹。
  资料来源:根据《大跃进期间各省分年度非正常死亡人数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