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下联:学富五车 过东坡 上乐天 平步青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2:10:49
以前无意间想到的上联,帮忙对一下下联把!
才高八斗,挑半山,平少陵,力惊金殿

这个意境比较接近,但感觉“才高八斗”不是太合适
改一下比较好,还有“力气”跟“半山”、“少陵”关系不大。
注意一下,我的上联有两个意境:一个是车过坡,上天,然后步于青云;另一个是才华超过东坡,在乐天之上。望各位细斟酌。

才高八斗,挑半山,平少陵,力惊金殿

嵌王安石与杜甫。以建筑对行路意。

这个是挺难的 毕竟楼主自己想来的上联
穷我所思 也就只能这样了 呵呵
我的意思是带建筑意,
另一个是才华超王安石平杜甫,金殿题名
牵强了些
修改得下面一句

学富五车 过东坡 上乐天 平步青云
才堪九篑 挑半山 平少陵 雄称金殿

篑对车,意为土筐,平步青云,平为副词,步为动词;对雄称。却是金殿称雄了。

学富五车 过东坡 上乐天

赋诗七步 留项尚 羞文帝 降爵了事

赋诗七步---学富五车
过东坡---留项尚
上乐天------羞文帝

平步青云--降爵了事

曹植的"七步诗"
曹植的“七步诗”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马屁 的。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