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59:16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如何团结协作
如采纳追50F
(理论联系实际,有感而发
观点正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晰)

党 在 我 心 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问题呢?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大学生 现代意识

2006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证。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曾经给和谐社会列出了这样的公式:和谐社会=民主和法治的统一+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多元与公正的统一。

那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呢?

我认为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培养人的和谐意识至关重要,只有人人都具有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情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具有坚实的人本基础和理念支撑,才会在全社会营造出和谐发展、和谐进步的环境氛围。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现代公民意识和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理念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