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刀耕火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3:56:45

■刀耕火种

解释 :
①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②砍伐林木,焚烧做为肥料,然后就地耕耨下种的耕种方法。
宋.陆游.雍熙请锡老疏: 「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种,从今别是生涯。」亦作「刀耕火耨」、「火耨 刀耕」。
③ 现大多解释为生产力水平低下。

成语 刀耕火种
发音 dāo gēng huǒ zhòng
解释 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出处 《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示例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的那种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已逐渐消失了。

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来源于那些人对他们所生存的环境的理解,这些理解里面,有些有科学的基础,有些则没有,纯粹是人们对外界未知的惧怕等因素。

刀耕火种一般在热带森林区比较常见,中国云南一些地方,南美一些地区,热带非洲一些地区。一个最重要的生态基础是,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在受到一些小扰动以后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恢复。90年代初,我到云南(西双版纳)的时候,那个地区的真正的刀耕火种已经结束,只不过是一些山林作为土地分给了当地农民,但看到了过去刀耕火种以后恢复的山林,了解很多有关刀耕火种的知识。老麦子的文章里关于刀耕火种的描述基本上是对的。在稍远久以前(50年前),当地是不种旱稻的,砍翻一片地,种一些苞谷,而人们的主要的食物大部分直接打猎与捕鱼。森林广阔,野兽丰富,人口很少,当地山区的民族就这样半饥半饱。为什么一些少数民族节日多?因为食物难得,生活不易,有点食物就要庆祝一下。30年前,我所生活过的那个村寨,凡是猎人猎到猴子和比猴子大的猎物(如野猪等),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可以分一份。

缺少食物,医疗条件差,因此当时即使没有计划生育,没有避孕手段,当地人口也没有增加很多。我所在的那个村子,在短短的(1920-1960)年间,搬迁了三次,虽然每次搬迁都不远。被瘟疫袭击了三次,每次只有半数人活下来,因此整个村子一直就只有10来户人。就这样,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他们就这样生活下来。事实上,刀耕火种的民族的人口都很少。在西双版纳,有一个很好的对比。傣族是当地地优势民族,他们占据着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