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否真有<熙陵幸小周后图>?现藏何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7:51:43

仁宗朝宰相文彦博曾在笔记中记载,他亲眼看到过这幅画。

又,在《熙陵幸小周后图》上,元人冯海粟学士题过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意思是:宋太宗你强抢了别人妻子,而你的后代(宋徽宗、钦宗和宗室嫔妃公主3000人)也被金人大肆蹂躏,这真是报应了

此外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也说:“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
姚叔祥《见只编》云:“余尝见吾盐名手张纪临元人《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粉本(即水粉画),“后戴花冠,两足穿红袜,袜仅至半胫耳。裸身凭五侍女,两人承腋,两人承股,一人拥背后,身在空际。太宗以身当后。后闭目转头,以手拒太宗颊。”

因此这画确切存在的可能性较大,但应该不是如野史中的说的"现场写真","熙陵"这一称呼是因宋太宗死后葬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而来,画应为赵光义死后,即真宗朝好事者根据传闻所画..且其后又有人临摹再作..不止一个版本....纯属个人意见

关于这幅画,后世的下落,一说已灭失;一说,留传至近代,1949年后被带到台湾,保存于台湾历史博物馆。本人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

特别是粉本的图卷,据说清初还能看到,其后就再也没有了。
论坛上有人认识研究宋代文化的程民生、张其凡、贾玉英、马玉臣诸先生,曾问过这个问题,他们都说不存了,孔学先生是专门研究宋代史料的,他也这样说。

这幅画后世的下落,一说已灭失;一说,留传至近代,1949年后被带到台湾,保存于台湾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