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虚静柔怎么认识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1:53:42
做人 处事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到了很多
想借大家的智慧再帮忙给总结下
谢谢!!!!!!!!
重点是针对“虚”“静”“柔”所包含的为人处世做下回答
谢谢!!!!!!!

一切都是相对的
一切也都是相通的
老子多次提到水
虚静柔这三种境界
都是水所能够体现的内涵
人生要如水一样
适应不同的环境
因势利导,随缘而安

个人理解:
”虚“————既看透红尘而不看破红尘,时而”出世“又时而”入世“。。。
”静“----------不需要”动“的时候就不要老动,惹是生非多是自己多动惹来的。。
”柔“----------不是原则性问题的事大可一笑了之。。。难得糊涂。。。没有你地球照样转。。。

老子厌恶战争,并认为战争属于“不道”的范畴,也就是违反“道”的规则的行为。宇宙自然按照逻辑定律箭头“一”的“道德”规则运行下去,人类也是这个整体箭头的一个部分。然而,人类进程又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箭头来看待,也就是说,人类整体过程也就是一个箭头而已,且也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道德”。宇宙自然的“道德”的特征是“无思无虑”,无所谓意志。人类的“道德”却相反,是“思虑”的结果。人认识到了宇宙的逻辑规律,便可以进一步对这个规律加以利用,使自身的整体箭头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也就是说,人类的整体“道德”是保持自身整体箭头的良性发展趋势,并尽可能地使箭头的时间内涵得到增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类的“道德”应该做到使当前的人处于恰到好处的生存状态,同时也使今后的人可以处于恰到好处的生存状态,让良好的生存条件延续下去。而战争恰恰破坏了当前人们的良性生态,且由于物质的滥用和环境的破坏还使后人没有良性生态,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整体箭头的终止和毁灭。所以说,战争是不道德的行为。

一切都是相对的
一切也都是相通的
老子多次提到水
虚静柔这三种境界
都是水所能够体现的内涵
人生要如水一样
适应不同的环境
因势利导,随缘而安

唉,看看现在社会人和家庭教育

如果你的内心不是“虚”“静”“柔”,想用“虚”“静”“柔”处事,得利,害人。那么再“虚”“静”“柔”也没用。
想要做人处事,要达到不处而处。没有刻意的维护,偏心,骗诈。以善心对每个人,以孩童的和谐友善与人相处。就不用什么“虚”“静”“柔”的技巧,就能达到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