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匐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30:03
阿匐是干什么的 我在回民卖肉的那写的阿匐下刀 阿匐是干什么的

回民教义中禁止杀生的,所以要由阿訇念祷告后宰杀,我们这里都是阿訇亲自宰杀,这样才可放心食用.一般有的要收取很少的费用充入伊斯兰教活动费用中.

阿匐的由来 《回教青年》还都第4号 作者:(杨志玖)2007-03-14 13:29穆民社会中,我们通常称深通教义或礼拜寺里的掌教为“阿衡”。这个名词的写法不大一致:或作“阿浑”,或作“阿洪”、又作“阿匐”。这和其他许多流行于教中的名词一样,是一个外来字。所谓外来者,指非汉字中固有的名词而言。虽然“阿衡”两字早出现于《诗经·高颂》中,但与我所指的“阿衡”却毫无关系。教中所称的“阿衡”是一个波斯字的译音。这一点,稍明教典的人大概都应当知道,勿庸多说。
但关于这个波斯字的原来意义,却颇有考查的必要。斯坦嘎斯(Steingass)的综合波英字典(Acomprehenslve Persian一untlishdcitionary,1930第二版)中有(AYKhun)一字,此字当即汉文“阿衡”所译的本字。其释义云:
A,khun:A Prince(王子)Cnieg(首领)Archon(雅典城长官)A hjghPriest(长老)Pair A.Von Amongzasterncnristians(东方基督教中主教之称)
统观Arkhun所具诸义,都没有称回教掌教的说明。其称主教一条下,且特别注明是东方基督教徒的称呼。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同我们所称的“阿衡”没有关系。但Arkhn既有主教的意义,而在这部波斯文字典中和“阿衡”意义相近的却只此一字。岂非一个奇怪的难题?
更奇怪的还不只这一点。我们若再把AVkhn这个字的发音和意义思考一下,可以发现这个字和元代所称的“也里可温”实在有极密切的关系。在蒙古统治中国时代_基督教师称为“也里可温”。这个词也是借字,但关于它的来源,至今尚没有一定的结论。此地不便把前人的解释—一枚举和批评。我最近的愚见,以为它就是波斯文Arkhun一字的译音。因为第一,在发音上“也里可温”和&rtrnun相近。当时的西方人把“也里可温”写作A,khdaioun或Arkdon这尤其和Arknun相近。第二:Arkntln有主教或教长的意义,这可为基督教士的称呼。因为在元代“和尚、先生、也里可温、答失蛮”并举。“和尚”是佛教的教长称呼; “先生”是道教教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