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和小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47:33
这两种货币分别是什么意思
特别是小洋?

大洋是清末到民国期间各种流通的“壹圆”型银币的统称,基本属性是:重量在27克左右,成色在90%左右。
主要包括: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法属印支坐洋、日本龙洋、英国站洋、奥匈帝国“大奶妈”、(清朝)各种龙洋、(民国)大头、小头、船洋、汉版等,甚至荷兰的2.5盾、法国/比利时的5法郎等等,也就是说凡是符合这个规格的都可以认为是大洋(这是当时中国政府放任银币自由铸造、流通的结果)。

小洋是泛指同期发行、流通的各种小面额银币,不拘重量、成色,因此小洋是更加复杂的,根据各种小洋银币的标示面值分为(括号内表示其他称呼):半圆(五角、中元、半开)、二角(二毫、双毫)、一角(一毫、单毫)、五分(五仙)。
但是由于成色的问题,因而大洋与小洋极少是按照标示的面值兑换的,因此大洋与小洋往往是并行流通的两个系统,大洋与小洋之间存在复杂的兑换关系。譬如常见的广东二毫银币与大洋的兑换一般都是6枚兑一枚大洋,但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候都会有浮动,几乎就如同今天的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
此外半圆以下的小洋有时也称为毫子或者银毫。

大洋应该是指清末到民国期间各种“一元”银币的统称,分为不同时期和地域发行的很多种版别,价值相差很大,最常见的如民国早期发行的多种袁世凯头像银圆。大洋中常见的品种目前价格只有一百多元,罕见品种则价值极高。

小洋则是指与大洋同期发行的小面额银币,有伍角(半圆)、贰角、壹角等面额。

hahahahh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