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主教大学要参加主日活动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0:17:02

老衲要灌水拉!!!!!
天主教,英文为“Catholicism”,原意为“普世的信仰”,因此又翻译为公教,是基督宗教的主要教派之一。广义的天主教是指所有正统的(orthodox)基督教,狭义的天主教是指罗马天主教会。多数情况下天主教都是指狭义的天主教,从而将其同正教(东正教)和新教相区别,本文中不特别说明,天主教都是指罗马天主教会。

天主教是与东正教、新教并列的基督教三大宗教派别之一,亦称公教。又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也又称罗马公教。16世纪传入中国后,因其信徒将所崇奉的神称为"天主",因而在中国被称为天主教。

现在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位于梵蒂冈的罗马教廷,其领袖就是罗马教皇。
一、名称和中文翻译

“天主教”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καθολικός",意思为“普遍的、通用的”,因此也被翻译为“公教”。

在中国,基督宗教的一些中文翻译名称造成了对天主教和新教的误解,“基督教”翻译自英文的“Christianity”,指一切相信救主耶稣·基督的信仰,包括天主教、正教和新教等;而在中国,“基督教”则一般是指英文的“Protestantism”,更确切的翻译是“新教”,是1517年由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形成的基督宗教教派。为了避免误解和混淆,本词条避免使用“基督教”一词,而使用“基督宗教”表示英文中的“Christianity”,“新教”或者“基督新教”表示英文中的“Protestantism”。

公元1517年,天主教奥斯定会的马丁路德神父“另立门户”,由罗马天主教分离出去。天主教会一度称之为“抗议宗”、“抗罗宗”、“誓反教”等,直到1962年-1965年梵蒂冈第二次会议(简称“梵二”)后才慢慢改变这些称呼,乃称之为会离的兄弟教会,即是基督新教或新教,也就是在中文中所称的“基督教”。

国际上称天主教为“基督教”,称新兴的教会为“基督新教、新教”,中国却称新兴的教会为“基督教”,以致为数不少不明历史的中国的基督新教徒与中国的教外人士都误认为,天主教是从基督教分裂出去:先有基督新教(中国称的基督教),后才有天主教。殊不知,天主教是罗马天主教,由耶稣基督亲自创立的,乃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