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幼虫的腿那么多,成虫只有6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5:12:38

我个人认为幼虫大部分时间都是不运动的,而是一直觅食摄取能量,所以长出许多腿并不会让它们提速,而是用来更好的固定自己臃肿的身体,确保不会从树枝上掉下来。
这类多足幼虫在成熟之后通常都会进化出用来飞行的翅膀,所以腿多反而回牵制它们的灵活性。
当然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它们之所以最后以这种形式生存则取决与自然选择,说明这种形式最适合生存,而其他形式的则被无情的淘汰了。

生物进化的结果

传说中的完全变态

幼虫为了更快的逃生,成虫如果再长那麼多腿就会影响到它的逃生速度了!

昆虫胚层形成的同时,胚胎也开始分节,一般中胚层最先分节,然后外胚层出现横沟。胚带前端较宽的部分,称为原头,其上发生上唇、口、眼、触角等,胚带其余较窄的部分,称为原躯。原躯首先出现下唇节与前胸节的界限,并以此为界向前后两端进行分节,以后,颚节(上颚节、下颚节和下唇节)与原头合并为昆虫的头部,多数昆虫再自前胸节向后端分节,依次形成胸部和腹部各节。
昆虫胚胎分节后,每一体节的两侧各发生一个囊状突起,以后延伸,分节而成附肢,附肢出现的顺序与胚胎分节相同(即由前向后进行),但以后有的体节上(尤以腹节)已经发生的囊状突起(除生殖节外)又全部消失(如不完全变态昆虫和一部分全变态类昆虫)
按照分节和附肢发生的顺序,可将胚胎发育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
1.原足期:头、胸部已经分节,并发生附肢,但腹部尚未分节形成附肢。
2.多足期:随后腹部也分节,并在每一腹节上形成附肢。
3.寡足期:即消足期,以后腹部附肢又退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