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归隐与资本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2:44:12
古代文人贤士,他们所谓的归隐,难道真的不需要一定的资本吗?陶渊明,他自已种的豆能养活自己吗?听说李白荡桨扬帆去漂泊,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百万富呢

归隐是当事者所选择的一种处世态度 而并非严苛的客体行为方式 如王维之隐 是由精神层面生发出的 而资本显属物质层面 但其是上层建构的基础 因此并不是每个文人贤士都能选择归隐 如一生潦倒的李商隐 又何尝不想望归隐 归隐是在有一定资本的前提上而产生的 谈到归隐就不得不说清高 清高与否是对归隐的境界的考量 处江湖之远而时忧其君 算得归隐却算不得清高 归隐者是穷独善其身者 可大分两类 欲达而兼济天下者 曳尾于涂逍遥自在者 用葛洪的思想概言之 即为 圣(儒) 仙(道) 亦大可比附于释家之大乘 小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