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42:15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100多年以来,自然选择学说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资料一: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澄江动物化石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寒武纪里大爆发式的出现,动物的演化要比今天快得多,动物新的构造模式或许能在“一夜间”产生。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当时几乎都已存在,只是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
资料二:日本生物学家木村资生发现,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中性的,即变异对生物个体来说,既无害也无利。此外,由于一个氨基酸分子一般有多个遗传密码,例如,当遗传密码由CUU变成CUA时,它所决定的氨基酸仍然是亮氨酸,因此当碱基发生突变后,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十分微弱。
资料三:生物群落中,个体之间不仅有激烈的斗争,也有和谐的合作。小鸟会帮助鳄鱼清除牙缝中的肉屑,母狮子会合作哺乳别的幼狮,老斑马甚至在群体中被狮子追逼的时候迎向前去,用自杀来保护群体。
结合自然选择理论,指出以上资料哪些不支持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请简要说明。

第一个是突变学说,即认为"一夜之间"进化为新的生物.
第二个是中性学说,认为生物的变异无所谓进化与退化.
第三个是自然选择,生物为了适应生存需要而进化形成各种习性.
只有第三个才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

LZ的存在不符合进化论
找抽贴
鉴定完毕

第二个

恩支持LZ的 生命那么复杂我觉得应该是高级生物创造的

达尔文讲的是进化论,而第二个材料则是说明:物种的不变性。
材料一,讲的是生物之间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的差异。生物之间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材料三,说明生物之间的关系,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这也是达尔文的生存斗争中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