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描述一下王明(驻共产国际的代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2:53:12
最好不要传统观点,我只想知道客观本来的王明,谢谢
我个人认为抗战时期王明的主张是正确的,是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角度考虑的。

原名陈绍禹,25年莫斯科中山大学入党,当时是共产主义著名理论家米夫的得意门生,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在米夫的支持下,选入中央政治局,很快又补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取得了中央领导权,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后,成为代理书记,没多久就随米夫去了苏联,留了个总负责博古(秦邦宪)!后来的事都大家知道了
至于“左”也好“右”也罢,其实没什么好说的,都是活人说死人的!只能说他的路线不符合当时中共的实际情况(到底是个书呆子,没下过农村,没实践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后来抗战时当过长江局书记,在延安整风时被整得不轻,又有重病,医治情况不佳后去苏联,后来在自传中说毛泽东指使傅连璋下慢性毒害他,他才去苏联治病的(这个可能性不太高,以他当时的威望是翻不起什么大浪了,而且那时还在抗战时期,当时的毛泽东还是比较正常的,估计他那时心里落差太大不能接受,又非常看不惯毛泽东这种土豹子才会发彪的,毛泽东也不好,得势了还要逞威风让他写检查反省自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去苏联定居,以后化名撰文歪曲我党历史,攻击毛泽东思想(显然有点输不起的情绪在里面),1974年3月27日病逝于莫斯科。
我总的感觉他个人纯属理论家,对革命的贡献太低,又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还不负责任撂挑子!跟陈独秀的性质都差太多!如果毛泽东10分里评6分的话,陈独秀4.5分,王明2.5分!
PS.王明认为抗战是头等大事当然是对的,把民族危亡放在首位,真诚地要求抗日的确很好,毕竟那时的很多人只是把抗日作为幌子(说难听了点,36年-37年时处境不太好,西路军失败,经济封锁,大规模进剿,要是没有西安事变的话······),但是他认为抗战就要把军队完全置于国民政府的管辖下就失去了立场,太过书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