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手工琴比工厂琴好在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4:27:04

1949年6月1日,我国建起了第一家小提琴厂————新中国乐器厂(即北京提琴厂)。
  中国的提琴工业全国产量大约有70万把以上,仅江苏泰兴一地产量就在35万把以上,全国提琴生产企业超过70家,年产量在1万以上者不少于10家,中国提琴产量近两年占世界总产量50%还多。

  中国小提琴的制造工厂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江苏泰兴。
  深圳没有大型的小提琴制造工厂,只有五、六个做小提琴的手工作坊,但他们能做出中国最好的,当然也是最贵的小提琴来

  用手工制造接近艺术
  2002年9月24日,旅美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在天津的一场演出里所使用的瓜奈里小提琴———维尼亚无斯基价值5000万元人民币。这把小提琴于1742年产于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它曾经属于帕格尼尼。
  吕思清说:“第一弓拉下去的时候,我的心都快融化了。”
  价格高的琴都是手工制造的。它凭什么能够标到如此高价?难道仅仅是因为“手工”二字吗?手工制造,就一定比机器制造优良吗?
  深圳有一个深艺工作室,他们就能做出中国最好的,当然也是最贵的小提琴来。
  严格来说,每一块用来制小提琴的木材都有自己的特性,因此每一块木头都是不同的。因此用密度较大的木料制造响板,则必须要刨得较薄,反之则较厚。而机械大量制造的琴则是统一规格的产品,无视每一块素材的音响特性,因此做出来的琴质量必定良莠不齐。当然,有时候刚好素材的密度适合设定的尺寸,这时就会有不错的提琴出现在大量制造的机械琴里,但质量始终无法保证。
  因此,手工琴的优异之处,最根本的原因是制琴师能够根据木头的个性,因材制作。此外,好的制琴师还能根据演奏者的要求和演奏习惯,制造出极富个性的提琴,那又是一种近似于传说的技艺了。长久以来,小提琴的制造界都在讨论一个问题:手工制琴的琴师到底应该属于工匠,还是艺术家,甚至应该算是一个科学家?
  众所周知,任何声音的起源都离不开振动。所以要研究声音,就必须研究振动,以及影响振动的因素。这就涉及了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以及大量的计算。然而仅仅懂科学又是不够的,因为这毕竟是一把琴而非一台机器。没有音乐方面广博的知识,根本无从判别从自己手上诞生的小提琴到底是一个精品还是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