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的优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21:05

我眼中的音乐剧
炫丽的灯光,华丽的舞台,美妙的音乐,精致的唱腔。这一切并不是音乐剧的全部。从杰罗姆•科恩到安得鲁•洛伊德•韦伯,从大不列颠到中华大地,从《剧院魅影》到《雪狼湖》,从百老汇的经典剧目到好莱坞的歌舞电影,音乐剧不分国界的用一种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方式,将曼妙的音乐巧妙的穿插到或曲折,或平淡;或激情,或感人;或惊险,或温情的剧情当中去,用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戏剧这另一种艺术形式。用男女主人公的声音来诠释他们的内心复杂的情感,从而让这种情感更加完美,真挚和深刻。
一、音乐剧的创新
音乐剧无疑是古典与流行相结合,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成功的艺术形式。而安得鲁•洛伊德•韦伯则无疑是这种结合中的大师级的人物。音乐剧的发展中的转折点要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二十年代以前的音乐剧在英、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在美国,它较多地受爵士乐、踢跳舞、喜剧性话剧和含有歌唱的喜剧的影响,另外美国一直有像"齐格菲"一类的轻歌舞剧(故事不重要,但歌舞制作得非常华丽),还有歌舞厅的小型娱乐性歌舞(多数在高档餐厅和宾馆演出,在现在的拉斯维加斯仍能看到);在英国,音乐剧则更多地与轻歌剧、话剧,特别是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的戏剧背景相关,舞蹈方面则更贴近芭蕾舞。二十年代以后,以典型剧目的创新和突破为代表,美国和伦敦西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长足进展。《俄克拉荷马》使音乐、舞蹈紧密地与故事进程结合,特别是舞蹈。此剧中,舞蹈设计德米尔创新地使用了民族式芭蕾,而不是简单地照搬传统的踢腿舞或踢踏舞。它通过音乐、唱歌和舞蹈三种形式的融合,从而使音乐剧成为一种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而听音乐剧也逐渐变成一种从属性文化,这把音乐剧中的舞蹈提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德米尔把音乐剧舞蹈从简单的群舞与异国情调的古典芭蕾中解脱出来,创作出独树一帜的百老汇风格。而天才的作曲家安得鲁•洛伊德•韦伯则把握了这一切,将他的艺术灵感与流行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诸如《剧院魅影》、《猫》等一系列经典剧作。
二、韦伯的成功
韦伯是公认的音乐剧作的天才,《耶稣基督巨星》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百老汇首演,该剧由年仅23岁的安德鲁•洛依德•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