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注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4:16:14
二期课改的课文,大概意思讲他除三害什么的。书里的原文和注释弄丢了,明年中考,突然说要用,那位有的请把原文和注释一起发上来
不要译文,要注释

周处(236年—297年),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变,遇害于沙场。

早年生平
周处年幼丧父,年少时轻狂放荡,纵情肆欲,成为乡里中恶名昭彰、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

有一日,周处问乡里的长辈:“当今时局平和,又是丰年,大家为何苦闷不乐呢?”长辈叹道:“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周处追问哪三害,得到的答案是:“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龙,还有周处你自己。”

于是周处自告奋勇,先入山杀了猛虎,又下水与蛟龙缠斗,浮沉数十里,飘流到阳羡东方的震泽(今太湖),一连三天三夜没有消息,乡人以为周处死了,全都互相庆贺。周处活著回来看见了,才知自己在乡民眼中是何等祸患,心生悔意。

接著,周处拜访名士陆机、陆云兄弟,告以实情,他想改过自新,但已蹉跎岁月,恐怕将来一无所成。陆云勉励周处朝闻过而夕改之,立定大志,尚有前途。于是周处励志好学,文章有思想,志向存义烈,言谈讲忠信而守分寸。一年后,周处果然接到诸多州府下的聘书。周处在吴天纪(277年-280年)年中担任东观令、无难督。

280年,晋灭吴。晋军大将王浑在建业宫中开庆祝酒会,半醉时问底下的吴臣:“你们的国家亡了,不难过吗?”周处站出来说:“汉朝末年天下分崩,三国鼎立,魏国灭亡于前,吴国灭亡于后,该难过的岂只一人?”曾是魏臣的王浑面有惭色。

仕晋生平
吴亡后,大批吴臣出仕于晋,周处名列其中,出任雍州新平(今陜西彬县)太守,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很成功,外族归附而有美名。之后周处转任梁州广汉(今四川射洪)太守,处理争讼详细正直,平息缠讼经年案件。后因母亲年迈而辞官归里,不久后周处再被征为楚内史,尚未到任,又被征召入京担任散骑常侍。周处认为应当“辞大不辞小”,先到楚国赴任,有安抚教化等治绩,然后才入朝为官,此行为人称道。

周处在朝中以正直出名,迁任御史中丞,纠劾对象不避权贵;梁王司马肜违法也遭到纠举,两人于是结下梁子。

296年,西北少数民族氐羌反叛,首领齐万年称帝。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