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莱义民雕像详细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0:53:31

1886年,罗丹的又一件辉煌的英雄纪念碑组雕《加莱义民》完成了。这座群像组雕标志着他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杰出成就。1884年,罗丹正埋头于《地狱之门》的创作时,接到加莱城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上说该城正筹划建立一座忠魂碑,拟请他制作雕像。罗丹异常兴奋地接受了加莱市这一委托。内政部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出售1法郎1张的彩票,以此来筹集45000法郎,作为制作雕像的资金,并决定把铸像竖立在加莱城里。
  罗丹在这尊组雕上的不朽贡献,是首次注意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表现。
  本来加莱市政当局只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之中一个叫欧斯达治•德•圣彼尔的烈士像。罗丹研究了历史,发现当时为拯救全城生命而被处绞刑的义民,除欧斯达治外还有五人,于是他决定塑造一组六个义民在交出城门钥匙走向断头台时的情景。经与市政当局再三协商,罗丹接受了只收一个像的报酬但塑造六个像的协议。义民赴难这个事件,源出于法国的历史年鉴:14世纪百年战争中,英王爱德华三世围攻加莱市,加莱城被英军围困近两年,人们因饥饿而发生恐慌,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后经过谈判,双方媾和,英方提出媾和的条件是,加莱城内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消息传出后,全城一片缄默。只有欧斯达治和另外五个义士挺身而出,愿为全城人民的安全作自我牺牲。罗丹选择了义士们按照敌人的条件穿戴好,准备朝城外走去时的一瞬间,塑造了这一组雕。
  《加莱义民》组雕上共有六尊雕像,前边三个一组,后边三个一组,他们身材相似,都站立着,中间一个头发稍长,眼睛向下凝视的,是最年长,最有声望的欧斯达治,他那刚毅的神情,显示了他内心的强烈悲愤与牺牲的决心。左边站立的一个紧闭双唇,两手紧握城门钥匙,显得情绪激动,为拯救市内民众,他视死如归,步子走得十分坚定。右边的一个身体转向右侧,略微抬起右手,似乎在对旁边的人说着什么,或鼓励对方在死亡面前抬起头来。后边一个两手抱头,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另一个年纪较轻的,用手遮住眼睛,眉宇间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怖。最后一个人最年轻,显得情绪有点踌躇,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安。群像富有戏剧性地被排列在一块象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这六个义民的造型各自独立,然其动势又相互联系着。组雕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充满着可歌可泣的义举形象的整体。
  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