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东西放油是什么年代想到的?是谁想到要放油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4:54:10
郁闷...你们得回答离题了

炒菜大多必然要放油,除了极少数的菜可以清炒以外,其他几乎都要用到油锅这个词。

通过持续加热,菜才能熟,肉类才能达到可以食用的程度。。。想把东西搞熟能吃,自然离不开三样东东:油、锅、热源。

油有很多种:大致还是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2大类:A、动物油,比如猪油、牛油、羊油、蚝油。。。B、植物油,比如花生油、菜籽油、色拉油、橄榄油。。。等等,当然目前,中餐里面用的最多的还是调和油,就是把2~4种植物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而成。有的还加入一些维生素营养成分。。。但至于是否加工后还能保持吸收,就无从考证了,呵呵,这是国家营养学会研究的内容了,本文不作研究哈。
选用油类,有个小技巧:肉菜尽可能用植物油、炒素菜可以搭配动物油,这样有一定荤素配比性。

炒菜这种形式,现在是我们很普遍的方式,但在欧洲还是很少。中国古代实际上没有炒菜,在六朝以前基本的烹饪方法和现在的欧洲差不多,直到宋朝才有。当时实际上在调味的时候非常简单,特别是肉类是没有入味的。当时实际上在调味的时候非常简单,特别是肉类是没有入味的。

当时调味的主要是羹,跟我们现在的汤有点接近,但很黏稠,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勾芡。当时调味主要靠酱,所以现在日本韩国酱这么重要。我们先秦酱的做法有 1200种。孔子有句非常有名的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上句话我们都很熟了,下句话则讲,肉要切得薄才好吃,为什么呢?因为肉要蘸酱才能入味。古代有很多动物做成的酱,比如蚂蚁、虫、鱼、青蛙、蜂窝等,现在我们已经不能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