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税收都用在了那些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2:36:37
我国税收种种,都用在了那些地方,有谁知道?

国家税收为谁而收,用在何方?
  ??自从1994年设立消费税及全面开征增值税开始(我国国税收入从1994年2906亿增至2005年21334亿,11间增长18428亿,而1985年到1993年才从769亿增957亿,8年但增长188亿),财力大增后国家开始大规模基建,这些国家基建项目耗用的设备材料都有意识地分包给上海企业,明细如下:
  1。西部大开发:最大得益者是上海,耗资1400亿元人民币的西气东输工程70%的管线钢由上海宝钢提供。西气东输也成了上海招商引资的筹码,西气东输一公布,上海金山国际化工园区短短几个月就引来BP等几个国际化工巨头几十亿美金的投资,而且投资1400亿的工程主要是给长三角供气,西部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2。三峡工程:上海为首的长三角电站装备业占全国40%,钢铁产能占中国的1/3,成为耗资2000亿元的三峡工程的最大受益者。
  3。中国造船工业:援引上海中船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小津的一句话,上海造船离不开国家重点船只的扶持,领导的重视是我们发展的动力。上海短短数年新增产能近800万吨,增长近10倍,产能直迫日韩。
  4。2004年国家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达1168.61亿(这几年年增长19%左右),这些科学研究的支出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虽然目前地方省份的科研较弱,但中央也不应把科学研究财政集中在北京上海,因为这些税收来自全国。中央更应提高地方省份科学研究的财政支持。
  5。大飞机: 研制经费600亿,上海又是最大得益者,这600亿的研制经费来自是全国人民的税收。在国家财力的支持下,上海将是另一个西雅图。
  6。青海公伯峡水电站、兰渝输油管线工,内蒙古伊敏电厂二-期工程、西部地区重点煤矿工程等项目, 最大受益者也是上海的企业。
  没有1994年以来国家从百姓中征税的巨额税收,国家就没能力发展上述项目,上海的电站设备制造的产量就不可能在短短十年间跃居世界首位,并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造船生产地,石化基地之一,随着大飞机项目的上马,在国家财力的支持下,上海将是另一个西雅图。

  为何1985-1993年国家财政增长很慢,1994年后国家财政能大幅增长?这是因为1994年以前我国税收主要来自企业利润所得税,1949-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