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林乐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2:29:50
关于洋务运动的部分和生平多谢哦

美国传教士。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幼孤,由姨父母抚养成人。毕业于佐治亚州埃温里大学。1860年被派来中国传教。由于美国南北战争,经费断绝,靠出租、变卖教会产业以及做煤、米、棉花生意维持。1864年,被上海广方言馆聘为英文教习。1868年,创办并主编《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为19世纪介绍西学最集中的期刊。1869年进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编译,达十二年之久。为该馆翻译8种书。1877年,基督教在上海组成益智书会(即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决定编写高级和初级两套教材。高级教材由林乐知负责。1881年,他辞去广方言馆和翻译馆的职务,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并任监院(院长)。1895年,辞去监院一职,专事办刊和译书。在中国四十七年间,身兼教习、编辑、译书、传教士。常常半天授课,半天译书,夜间编辑期刊,礼拜天传教。译著有十多种,最著名的是《中东战事本末》初编8卷,由蔡尔康笔述,1896年4月出版。初版3000册,很快销售一空。1897年又出续编4卷。1900年又出3编4卷。此书不单纯是翻译,间有编者的按语、评论,书中对甲午战争真相的披露,以及对中国存在的积习的尖锐批评,对中国知识界很有影响。所著《印度隶英十二益说》,列举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的种种“益处”,建议中国东南选择两省“租给”英国,一切由英国人“管理”,五十年后“归还”等等。1876年,清政府为了表彰他译书和教学的贡献,授予他五品顶戴官衔,后又“钦加四品衔”。1907年5月31日在上海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