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份教案,只要是初高中的语文课文即可.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5:54:17
要包括导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等目标,讲课过程,结束语,板书.内容越多越详细越好!

《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概述

1、字词积累

痴想(chī) 隐秘 铁青 凝成(níng) 诱惑 喧腾

一瞬间(shùn) 训诫 耸立 迂回(yū) 啜泣(chuò) 纳罕

瘦骨嶙峋(lín xún)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翼(yì)

2、课文简析

《在山的那边》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了一种信念、一个哲理,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山”与“海”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相对形象把诗人的哲理感悟转化成了具体而又实在的人生不断追求的过程。

第一层:写作者童年时对海的向往、追求而不得结果后的失望、沮丧之情。

第二层:写作者成年后对翻山看海之后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由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而感悟到的生活哲理。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第一部分(开头—“不能动弹”):写作者冒险登上悬崖面临的困境。

第二部分(“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写作者在父亲的鼓励下勇敢实践,脱离困境的经过。

第三部分(结尾一段):写作者的感悟: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这篇课文在写法的主要特点:(1)选材典型,以小见大;(2)记叙周密,巧设伏笔;(3)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生动;(4)运用对比,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