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12:24:37

在那些严重缺水的边远山区,经常可见一队队驮水的牲口和一群群背水而归的妇女。 有些地方的劳动力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取水的路上。“半夜起来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新的民谣就这样吟唱着缺水的艰辛和无奈。 听当地人说,以前洗脸和现在不一样,当妈的把一口水喷到孩子们脸上,大家各自擦一把就算洗过脸了。如今不兴这样了,改用毛巾沾点水擦一下。他们认为这样讲卫生。

甘肃省秦安县四户乡刘庄村双目失明的周四喜,他只记得小时候母亲为他擦过一次澡,打那以后没再洗过澡。县送水服务队来到这个村,周老汉叫双腿残疾的妻子领着,挑着水桶去村口迎接。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老人不住地流泪。他对记者说:“政府好啊,给我们村送了水,唉!我只是看不见政府啊”。
这里的院落一般有三间屋子,屋顶一律是单面斜顶,为的是使瓦面上的雨水能全部落到院里,然后,顺着斜坡地面流到院角那眼水窖里。这单面斜顶,这倾斜的院场,就象一双双干枯的手掌。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向老天爷伸着,乞求苍天开恩降雨。

蓝天下,延绵的沙丘一望无际。宁夏回族自治区池县高沙窝乡魏压子村的村民,赶着毛驴,到几公里以外的沙窝子里取水,因为风大,吹得沙子满天跑,往往去取水还有路,回来就找不着路了,行走极为困难。干旱把男人们几乎都赶到外地打工去了,妇女们支撑着全部的生活——照顾老人,管教孩子,耕作田地,家庭养殖,外出找水。可以说,她们是缺水造成的全部恶果的最直接、最艰辛的承受者。她们还必须精确地使用每一滴水,否则便“巧妇难为无‘水’之炊了”。难怪人们说,帮助一个贫困母亲,就是帮助一个贫困家庭。

许多地方实在找不着水,只好在干涸的河床上挖坑,也管不了那水是苦是咸,全村几百口人就在这样的坑中一点一点地舀水。许多地方打回来的是黄泥水。

由于缺水,西北旱区农家的习俗跟外面的世界大不一样。比如家中来了客人,主人一般是用馍招待,除非认为你是一位尊贵的客人,才有幸被敬上一小杯水,客人多了,也就没这个待遇了。农家有女初长成,嫁到何处最放心?用陕西的一些方言说:“一看女婿僚不僚(僚就是好,出色的意思),二看有没有大水窖。”以对方家庭是否有水窖作为择偶的主要标准之一,这在中国其他地方没

上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