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东北汉人很少,是什么时候汉人大规模迁往东北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19:02:33

汉人有三次大规模迁移东北的历史
一、明朝中后期,当时迫于国内人口压力,大量汉人迁居辽东、辽西(今辽宁省一带),鼎盛时期,东北有汉人三四百万,但随着满族对全国的征服,大部分汉人随即迁往关内(从龙入关),东北几乎没有汉人的踪迹了。
二、清朝中后期,同样是迫于人口压力,汉人再次迁往东北,但满清政府一直把东北视作“龙兴之地”,不让汉人涉足,迁移的速度很慢,直到十九世纪末,东北的汉人才恢复到明朝末年的水平,20世纪初清朝废除了迁移东北的限制,汉人才掀起了迁移东北的大潮,并且不仅限于辽宁,更向吉林、黑龙江等更北的地方迁移,特别是张氏父子主政时期,还组织了官方的迁移活动,整车皮的向关外输送人口,到1931年“9.18”事变,东北汉人达到了创记录的3000万人。
三、建国后,组织建设兵团开发“北大荒”,东北汉人迅速突破了1亿

华夏-汉族第一次大规模迁入东北是战国到西汉。
战国时期,燕国向东北扩张,吞并了朝鲜国大片领土,建立了辽东郡,并向那里移民。到了汉朝时候,辽东称为东北人口最密的地区。从此,东北的人口中,汉族人比例最大。汉朝时期,东北划归幽州管理,幽州大体上东到朝鲜,北到吉林,西到山西东部,南到保定一带,共二十多个郡国,其中四个郡在东北。其中比较大的郡是辽东郡合辽西郡。三国时期,东北被公孙渊割据,相对比较太平。当时全国划分为十几个州,相当于现在的省,魏占十个左右,吴占三个,蜀汉占一个,公孙渊也占一个。公孙渊所在的东北和朝鲜半岛合为平州,公孙渊就是平州的最高长官:平州的州牧。西晋动乱后,丧失了北方的领土,辽东等地也相继沦丧。东北的汉族人开始减少。最后,东北被高勾丽占领。
中国第二次向东北移民是在唐朝。
唐朝消灭了高勾丽,建立了安东都护府,管理朝鲜半岛北部、东北等地。东北的汉族人有增多,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安史之乱后,东北逐渐沦丧,汉族人开始减少。后来东北被契丹辽国、女真金国、蒙古汗国相继统治。汉族人更少了。
中国的三次向东北移民是明朝。
明朝赶走了蒙古人,在东北各地建立了行政机构。东北被分为二:北部的黑龙江流域划归奴儿干都司,南部的辽东划归山东管辖。明朝鼎盛了200多年,辽东汉族人口繁盛,达到300万之多!几乎为明朝当时人口的1/30。在整个东北,汉族人口也超过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