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灸的几点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8:18:55
关于中国灸的几点疑问?
1. 中国灸属于药品还是医药器械?
2. 无论是药品还是医疗器械采用直销的方式是否合法?
3. 因中国灸的治疗效果是要配合穴位才行,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否会有不良反应?
4. 由于中国灸采用直销的方式,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由谁来承担责任?其中中间的直销人员并不懂医术,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5. 为什么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局纪检组监察局网站上查不到中国灸产品的检验数据?

关于中国灸
  灸法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治病方法之一。他是用药物烧灼穴位,将热能转换成生物内能,激活人体经络,调节肌体生理平衡,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内病外治方法。《汉书 艺文志》综合古代治病方法为灸熨,针刺,汤药三法,而灸法可广泛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对各种急性病,慢性病,常见病,疑难病均可施治,临床上常有“一炷着肤,疼痛立止;一次施灸,沉疴即除”的案例。
  现代灸疗制品“中国灸”是中国灸法研究中心组织众多专家历经十数年的综合研究取得的国家级高科技成果。中国灸走向国内外医疗市场,将以其当面见效的特点再次向人们证明中医的魔力。
  中国灸以激活人体的自愈机能为主要手段,配合以局部靶组织受药浓度高,全身血药浓度低的用药方法,既保证了治疗效果,又避免了药物对人体内部生态的毒副作用。
  中国灸的前景
  现代“中国灸”在继承传统灸法“内病外治”的基础上,屏弃“火烧烟熏”的传统,采用多项新技术:(1)自动无烟发热新技术;(2)控氧新技术;(3)临界溶解新技术;(4)纳米和透皮吸收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运用,使“中国灸”一跃成为世界外用药的领先者,而外用药未来终将成为患者治病的首选。与当前西药中最为先进成熟的外用剂型巴布剂相比,无论是医学或者药学设计上,其“中国灸”都远远超过“巴布剂”。首先巴布剂胶与药仍是混合状态,黏胶束缚了药物分子的自由运动,堵塞了皮肤毛孔,阻碍了药物的透皮。而中国灸胶与药分离,克服了上述缺陷。第二,巴布剂贴于皮肤,皮肤受到冷刺激,毛孔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缓,药物通道受阻。中国灸则通过对药物和皮肤加热,一方面可加速药物分子运动,另一方面可扩张毛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透过率大幅上升。第三,内病外治的关键是需要将表皮与内脏联系起来,药物透皮后根据自己的属性运行,恰如西医号称的生物导弹,中国灸则应用了中医数千年实践发现这个秘密,这就是药物的归经和经络穴位系统。中国灸通过穴位经络给药而解决了靶的给药的难题。而缺乏经络理论的巴布剂只能是在体外毫无目标的贴敷。第四,再先进的透皮技术,其透过皮肤的量是有限的,因此疗效会较差。想要让发挥小剂量的药物发挥大效能,必须找到杠杆的支点,这个支点灸是穴位。中国灸的使用方法,自始至终都讲究辨证取穴。第五,退行性病变和老年疾病消耗了人类80%的医药资源,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