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善美”方面的论文应该怎么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3 13:19:14

以社会的呼吁,追求为主线,以历史,人物为代表引入真善美的主题。
  以下是一些资料:语文,真善美的使者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人的口袋鼓了,脑袋空了;在金钱突出的今天,人们固有的思想动摇了,道德水平下降了。未成年人尤其如此:见了老师直呼其名,与老人孕妇争抢座位,出口成“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恰好似一声惊雷,震撼着那些幼小的心灵;又好似枯木逢春,久旱逢雨。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现代家庭的“太阳”,是每位父母生命的延续和生活的寄托。未成年时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和影响、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阶段”和“关键时期”。前人讲得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学生思想道德的氛围,让学生真心感受真善美:

  一、环境熏陶----让教室充满文化气息
  学生在校学习最需要的是感受一种文化氛围。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如果长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与氛围中,便会形成共同的风格和气质。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使周围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具有育人功能,要让“学校的墙壁都会说话”。我国有位教育家提出“泡菜水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和白菜的味道。实际上,学校的全部工作都是在研制这样的“泡菜水”,去营造一种读书、学习、求真、向善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文化,文化,根本在化,内化、升华、融合、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我利用班级的墙报、队角展示学生心灵手巧的书法绘画等作品、对好人好事及时公布表扬,宣传真善美......在课堂上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对文本或生活中的真善美加以肯定。

  二、文本陶冶----让语文感化孩子的心灵
  语文,博大而精深。在形形色色的文本阅读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丰富的人文气息。语文文本本身就是最好的思想道德教材。过去,我们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不能说不重视,而是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生硬灌输、空洞说教的陈旧形式,严重脱离了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因而收效不好。无数事实证明,未成年人得到关心、爱护和引导教育,只是健康成长的前提,而其道德的养成、理想的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