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这句话是在《孟子 告子上》的哪一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34:24

这句话出现在《孟子告子上》的第四小节

“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
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对于二千多年前的这场有关人性本质的辩论,最终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被堂而皇之地记录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之中,而且从此之后也成了古人论述食欲和性欲本质的经典。
张竞生博士,早年因为在北大任教时出版《性史》而蒙上恶名。到了1948年前后,在家乡闲来无事,就在汕头的《大光报》上开了个专栏,写起了《新食经》。做为中国现代性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剥夺了在喜爱的学术上继续研究和发表的权利想必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而从性学跨越到饮食学,实在是有极大的跳跃性。但如果从“食色性也”的角度来看,则食欲和性欲都属于人的生理本能,即使共通之处不多,至少不象表面看来的那样风马牛不相及。
就现有的资料来看,张博士从事饮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4年或更早的时候。因为当年有一位叫准之的文学青年在《十日谈》杂志发表了一篇叫《张竞生印象》的文章,里面提到:“博士在《青光》上发表《食经》,在提倡营养食物,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博士所以始终是性博士了。”《青光》是《时事新报》的副刊,该报虽以上海为主,也算得上是全国性的大报了。
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断言在《大光报》上发表的《新食经》是博士的旧作。《新食经》里有一处提到:“今以我老夫为例证吧。老夫今年六十岁,但每日能一气步行数十里路……故可以说六十仍等于三十了。说句笑话,如妻允许,我尚可娶老婆,生小孩子。”博士生于1888年(卒于1970年),六十岁时应是1948年。从《食经》到《新食经》已是事隔十多年,修改旧作时做些较大的增删也是可能的。
《新食经》内容丰富,有食的革命与医药革命”、“食与运动及内分泌”、“食与性情及色欲”、“绝食与精神食法”、“饥民食法——盐与水的利用”、“素食果食的根本食谱”等章节,还附录有“食礼初步”。
在食色的关系问题上,《新食经》提出了一些大胆的猜想,如认为食物与人的性情和色欲相关。欧美白种人三餐食肉,所以性情暴躁,全身及排泄物都有野腥味,甚至对性交都

“食、色、性也”这句话是在《孟子 告子上》的哪一章 “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 此句话应如何理解,性是食色的解释还是食色和性是并列关系? “大学者,大师也”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 在我国,消费者既可是个人,也可以是其他经济组织.这句话对吗?为什么那? 人们在梦中追逐未来,登上彼岸了,醒来也只能是回忆,陷入泥潭了,醒来也无悔无憾。 这句话的含义? fair 在这句话的词性是? “不吃苹果也可以。”这句话如何翻译成英文?关键是“也可以”如何表达? 各位老师:您们好,请问这句话:不要在莫测的命运中押上深信不疑的赌注,免得把自己也输进去.是席慕容讲的吗? 你在桥上看风景这句话是在哪首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