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企业战略案例分析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38:40
有两个问题,希望有高手的能帮助解决一下?
案例介绍:除了核心技术,“设计经营”正在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竞争的一个方向,而韩国的LG、三星正是抓住了这股潮流,让韩国的消费电子品牌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阵“韩流”,成为挑战原有日系企业索尼、松下等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LG电子中国区总裁孙晋邦表示,“LG在核心技术和设计经营方面无疑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我们一直致力于研发全球发展趋势,开创引领全球时尚的设计,并要将更高端、更前沿的产品提供给中国消费者。” LG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海尔之于中国,尤其在这个民族性非常强的国家,国产品牌的受欢迎程度还要更高。不过,就像海尔的国际化道路探索充满艰难一样,LG公司也曾经面临着同样的苦恼,尤其是如何打入品牌林立的欧美市场。
在两年以前,当欧美消费者听到LG的名字时,还十有八九会把它与品质不高的产品联系在一起。但是,仅仅两年的时间,LG就一举改变了自己在世界消费电子品牌中的形象。今年1月,LG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规模宏大的世界消费电子产品博览会上出尽了风头。不仅是它琳琅满目的产品吸引了人们的眼光:从售价180美元、只有火柴盒大小的MP3播放器,到价格高达7.7万美元的71英寸等离子电视机。更重要的是,在此次展会上LG公司一举夺得了16项创新奖,超过了其它任何一家参展公司。
能在两年内“翻身”,是与LG公司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坚持走设计经营化道路分不开的。LG最早被人们所认识,还是最初的品牌“乐喜-金星”(Lucky-Goldstar)。1958年创办时它还只是一家小小的电扇生产商,一年后开始生产收音机,成为韩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从事电子产品制造的企业,1995年以后它正式更名为LG公司。现在,LG公司的营销人员更希望人们彻底忘掉这个品牌原来的含义,因为一年前他们绞尽脑汁为LG这个名字赋予了新的品牌意义,“生活真美好”(Life's Good),并希望强化这个概念。
现在,LG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家电、电梯、手机、监控系统、化妆品、电池、塑料制品等各个方面,其中甚至包括竹盐牙膏和蝶妆这样的日用品和化妆品品牌。
可是LG的扩张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并在亚洲金融危机时遭遇了挫折。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LG、三星还在为争夺韩国电子产品制造商头把交椅而

1、战略管理的要素包括哪些?
一、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成本管理的对象
(二)成本管理的目标
(三)成本管理环节
(四)成本管理的功能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实分析
(一)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
(二)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三)成本管理方法陈旧
(四)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
(五)不良利益动机驱动导致成本信息失真
(六)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三、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二)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三)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四)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成本控制方法

(五)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六)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七)采取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

(八)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九)进行工作流程的整合减少不必要的分工

(十)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2、LG的战略类型是什么?
LG 的战略类型主要是从经营方面和在管理方面
LG在核心技术和设计经营方面无疑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3、LG的战略转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要想创业就要有自己的战略方针、有自己的计划、有独自的核心技术、自己的管理方案、自己的经营方式等。要想创业还有很多啊!

LG公司走的应该是发散形式的前进方向,而三星则是专一一行在寻他路,发散的理念可以在LG公司实用但要看怎么用,我认为LG当前最重要的,还是看准2008如果把握的好可能还可以再次翻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