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头数越少的鲍鱼越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2:16:26
头是什么意思啊 ?为什么越少越贵的?

头数越小的鲍鱼越大啊.一般来说是以一斤有几只就叫几头.6头就是说一斤可以称6只鲍鱼,也就是6只=1斤.4头就是4只=1斤.个头大的生长时间长,所以更有营养.

鉴别鲍鱼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头数”。所谓“头”指的是一司马斤(约0.6公斤)里有大小均匀的鲍鱼多少只,如2头、3头、5头、10头、20头等,头数越少意味着鲍鱼的个头越大,价格也就越贵,因此也有“有钱难买2头鲍”之说。1头、2头的鲍鱼属极品,已很难见到。在众多鲍鱼中以日本网鲍头数最少,吉品次之,禾麻体积最小,头数也最多

一般都是说几孔鲍,也有说几头鲍的其实都一样
六孔鲍意思就是六个鲍鱼一斤,依次类推
所以孔越少的鲍鱼就越大,大了价钱自然就贵了

头数越小,个头越大,当然贵了。

以每斤的“头数”来计算,那是干鲍鱼,如九个头,即表示每斤有9只鲍鱼,因此头数愈小,代表每只鲍鱼愈大,价钱也愈高昂。新鲜鲍鱼、冷冻鲍鱼、罐头鲍鱼则不是按头数来计算。

鲍鱼的肉好吃,是名贵的海产食品。它不是鱼,而是一种爬附在浅海低潮线以下岩石上的单壳类软体动物。在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贝壳,这是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呈耳状,它的拉丁文学名按字义翻译可以叫作“海耳”,就是因为它的贝壳的形状像耳朵的缘故。 鲍鱼的足部特别肥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足生有许多触角和小丘,用来感觉外界的情况;下足伸展时呈椭圆形,腹面平,适于附着和爬行。我们吃鲍鱼主要就是吃它足部的肌肉。鲍鱼生活在水流湍急、海藻繁茂的岩礁地带,在沿海岛屿或海岸向外突出的岩角都是它们喜欢栖息的地方。鲍鱼多爬匍于岩礁的缝隙或石洞中,它们分布的水深随种类而不同,像我国北方的盘大鲍一般分布在10多米的水深处,在冬季为了避寒向深处移动,深度可达30米。到了春季慢慢上移,有的可在潮线下数米生活。鲍鱼喜欢吃褐藻或红藻,像盘大鲍很喜欢吃裙带菜、幼嫩的海带和马尾藻等。鲍鱼的食量随季节而有变化,一般水温较高的季节吃得多;冬季不太活动,吃得少。鲍鱼的种类很多,分布也很广,我国沿海都有鲍鱼分布。在北方,以大连及长山岛出产较多,出产的都是盘大鲍,它们的个体较大,呈卵球形。在南海出产杂色鲍和耳鲍等,杂色鲍和盘大鲍的形状相似,但个体较小;耳鲍体形较大,贝壳更像耳朵,它足部的肉最肥厚,平时贝壳不能完全把它包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