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语的26个字母跟汉语中的拼音如此相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1:04:16

当然是英语的26个字母更早出现,汉语中的拼音的字母只是汉字“拉丁化”方案中借用了26个字母而已。

汉语拼音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明代。古人曾采用直音、反切等方法为汉字注音。明代回回用阿拉伯字母为汉语注音而诞生的小经,可能是最早的汉语拼音。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早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1626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音素字母为汉字注音。早期的汉语拼音以南京官话为蓝本。以后又出现了以北京官话为蓝本的汉语拼音以及广东话等拼音。1867年英国人威妥玛创制的威妥玛式拼音采用北京官话作为蓝本。

但是注音符号(注音字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并不是古代的汉字拼音符号。注音符号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后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相对於汉语拼音来说,注音符号有时简称注音。1935年,中国国语推动委员会制定新国音为中国的统一语言规范,而使用的拼音符号即为注音符号。而该拼音方式,也沿用至今的台湾。

1892年,卢戆章他于仿拉丁字母造“中国切音新字”字母,并主张以南京语音为汉语语音标准,这被认为是统一全国语音的首倡者。1900年王照受日本片假名启发创制汉字笔画型拼音字母“官话合声字母”,并主张以北京语音为汉语语音标准此外,还有蔡锡勇、沈学、王炳耀、朱文熊、刘孟扬等人创制过汉语拼音方案,其中包括汉语方言拼音。1909年,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定名为国语,1911年清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法案》。1913年中华民国召开“读音统一会”,最后确定“国音”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各地方言的语音特点,并为国语创制了注音字母(又称“注音符号”)。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设“国语统一筹备会”,1924年决定废除国音,放弃入声,确立国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1928年国民政府公布推行国语罗马字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