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酒不如卖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1:21:25
卖酒不如卖水
康泉啤酒厂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厂伊始,厂领导通过对消费者购买力的调查,
决定开发中低档啤酒.在以质量创名牌的观念指导下,着重抓了设备,人才,管理等3个方面.
设法筹措资金,购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集中本厂科技
人才,到外地知名科研院所寻访和聘请有专长的科研人员,组织专门的科研班子攻克质量难关,
使啤酒的有关理化检验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严格生产管理,制定了一系列
科学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提出了"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谁砸康泉名牌,就
砸谁的饭碗",使质量意识在全厂蔚然成风.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厂领导打破当时还较
为普遍存在的"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以提高
产品知名度.适应中低档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购买习惯,以靠近居民住宅区的食品店和方便商
店为主要销售渠道.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该厂啤酒迅速地在本省和周边省份成为名牌产品,销
售量直线上升.数年间,该厂就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厂发展为数千人的集团公司.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啤酒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竞争者盲目投资啤酒业,使全国范
围内啤酒的供应量在短短数年间翻了数倍,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卖方市场完全转变为买
方市场.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先进设备的引进,新技术的普及,管理
经验的传播和人才的流通都极其迅速,不同企业的啤酒在质量方面的差距缩小乃至消除,单依
靠质量已不能吸引顾客购买.为了增加销售,各企业纷纷降价,价格大战愈演愈烈,甚至出现
了卖酒不如卖水,一瓶啤酒抵不上一瓶矿泉水的现象.进口品牌也大举入侵,除垄断高档酒市
场外还向中档酒市场渗透.在国内和国外品牌的双重夹击之下,该厂啤酒的价格一降再降,销
售日渐萎缩.无奈之中,该厂加大了新产品开发的力度,跟随国内外潮流,开发了干啤,冰啤,
红啤,黑啤和高档箱装啤酒,易拉罐啤酒等,档次不同,品种繁多.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该厂
的苦心并未得到市场的回报,新产品上马一大批

卖酒不如卖水的,在当今社会的确是客观在的。但卖水的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独道的搞法才行。我就有一个卖水的好项目, 一定能使贵公司做出"国水"的效果,并走出国门创世界品牌.

好值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