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改版时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4:24:33
请问《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改版的次数及时间。谢谢!

作为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因为收视率等原因经过了三次改版,第一版2001年7月9日~2002年4 月26 日的205 期节目大部分节目以“系列专辑”形式出现,例如:地球日专辑、W T O 专辑、现代战争与大众传媒系列、科学的对话系列,第一版的“系列”选题明显有浓厚的专业学术味道,如“实验物理学与物理前沿”、“社会、战争、传播三种形态的关系”、“磁悬浮列车原理及经济意义”等,并且在同一主题下往往多个主讲人各讲一节。主讲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泰斗巨匠。第二版《百家讲坛》从2002 年5 月17 日至2003 年9 月12 日的275 期则大大减少了“专辑”形式,各期节目互不联系的居多,选题范围更加宽泛、零散,同时节目的学术性降低。第三版从2003 年9 月15 日到2005 年12 月24 日(至今)的480 期节目,尤其是04 年12 月后的《百家讲坛》呈现出稳定、成熟的系列化意图,从“广种薄收,跑马圈地”转向“集中火力,精耕细作”,此时的同一系列由同一个主讲人完成,内容是同一题材纵向延伸。第三版的代表节目有作家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北京满学学会会长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易中天教授品三国;法学博士马骏评二战人物;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金正昆讲现代礼仪;毛佩琦教授明十七帝疑案; 孔庆东副教授论金庸小说等。

按照讲演的内容侧重、所属的不同系列以及主讲人的研究领域对《百家讲坛》所播节目进行分类,大致可以细化为九个类别:历史探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文学经典(文学作品、作者作家、思想观点等);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哲学伦理;艺术研究(电影、书法、舞蹈、音乐等);经济管理(经济形势、经济现象、管理理论等);时政话题(政策分析、政治形势、时局变动等);现代生活(涉及公关礼仪、健康生活、吃穿住行等);其他,主要指无法归入前面八类的题目,以及一些交叉性的社会人文学科的节目。

在充斥着暴力、娱乐、以及低俗化的电视大潮中,《百家讲坛》作为一挡科教节目,始终坚持学术品位,坚定其精英文化的走向。这些古典文化中的精髓算是精英文化的一种,没有受过专门系统的教育的人是很难理解的。而栏目主创者试图通过电视这一广泛的传播形式,采取简化文本的方式,抽取其中比较有趣味性的内容进行加工后传达给大众。但是,这个再次加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