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的相关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3:29:34
有关陶宗仪的相关资料,越详细越好

陶宗仪
  陶宗仪(1329~约1412)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今清陶乡)。父陶煜(上虞县尹)、叔陶复初(书画家)。元至正八年(1348)三月,赴考进士,因议论政事而落第。八月,黄岩方国珍起义,陶为避兵出游浙东、浙西,向张翥、李孝先、杜本学习经文诗词,向舅赵雍学书法。入赘松江都漕运粮万户费雄家,与妻元珍客居泗泾南村,筑草堂以居,开馆授课。从此弃科举,谢绝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太尉张士诚荐举。课余垦田躬耕,被誉为“立身之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教学之暇,与弟子谈今论古,随有所得,即录树叶,贮于瓮,埋树下,10年积数十瓮。至正二十六年(1366),整理成《辍耕录》30卷,记载元代典章制度、艺文逸事、戏曲诗词、风俗民情、农民起义等史料。中年以后,有大量诗作表达魂牵梦萦思乡之情。有“风景不殊乡音远,梦归夜夜浙江船”,“赋归归未得,长夜梦台州”之句,回乡祭扫诗曰:“江汉悠悠为客流,先茔回首泪滂沱。”
  明洪武四年与六年(1371、1373),朝廷诏徵儒士,知府两次荐举,陶宗仪均以病辞,说:“为巢父,为许由,为严子陵,击壤而歌,以为太平之草民,不亦可乎。”宋濂说:“九成之意,以为一家不可以俱仕,恐妨进贤之路,故力辞之。”晚年任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率诸生赴南京礼部,学生考中甚多,帝赐钱钞于陶。建文元年(1399),已两鬓如霜,儿孙满堂,重阳赋诗:“重阳佳节古今同,老我凄凉思不穷。醉把茱萸怀弟妹,不知乌帽落西风。”约在永乐十年(1412)卒于松江。
  陶宗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著作除《辍耕录》外,有搜集金石碑刻、研究书法理论与历史的《书史会要》9卷,汇集汉魏至宋元时期名家作品617篇,编纂《说郛》100卷,为私家编集大型丛书较重要的一种。还著《南村诗集》4卷、《四书备遗》2卷,以及《古唐类苑》、《草莽私乘》、《游志续编》、《古刻丛钞》、《元氏掖庭记》、《金丹密语》、《沧浪棹歌》、《国风尊经》、《淳化帖考》等。

  附:生卒考
  陶宗仪生卒时间,在《明史》和历代《黄岩县志》、《松江府志》中均无记载。明初学者孙作《沧螺集》中《陶南村先生传》载:“先生冲襟粹质,洒然不凡,少举进士第,一不中,即弃去。”参加考进士时间是哪一年?元四大画家王蒙(与陶宗仪是中表兄弟)《南村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