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及如何加强电影与媒介的联系.急,悬赏20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53:23
要比较专业点的回答,300字左右,谢谢.

电影从一出生就是和传播连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传播,电影无法走进大众的视野,无法进入工业的时代,更无法迈进所谓的好莱坞(hollywood)。现在我们在表述好莱坞时代的电影,实际上是电影时代的飞跃,是技术上的不断革新和发展,是电影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生存的必然途径。
当电影奠定了他在艺术中的地位的时候,当电影进入了工业时代的时候,电影已经不完全是电影了,电影已经脱离了电影的本性成就了其行业的,工业的,产业的属性。电影已经告别了传播时代的传播模式进入了工业时代的营销模式。电影名副其实的成为了一种商品买卖和等价交换。
尚偌我们仔细分析这一电影传播模式的话,我们更可以在传播学的角度上的予以阐释。不管是制片人也好还是投资方也罢,乃至电影生产机构,他们的电影都必须通过市场的模式进入受众的期待视野。不管是一个故事,还是一种理念,抑或是一种精神(如中国的主旋律电影)他们都必须进入放映机构,因为如果没有健康的放映机构,电影的最终结局或许就不得不从地面转向地下(中国的很多获奖影片都是如此)
无论是什么样的电影,它总是要讲述一个故事和诉说一种理念和情感,然后借助与媒介的传播机构——银幕,完成它的传播行为,造成它的传播效果。和经典传播学一样,它也需要反馈机制,没有反馈机制的电影相当于中国在文革时期的样板戏,没有针对行的档期放映,很难引起巨大的票房收入,没有有效的策划机制和促销手段,很难取得有效的传播效果。

事实上当我们在惊叹《英雄》的票房收入达到2 亿人民币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如何做好我们的“后电影时代”的开发工程。当我们惊叹于《泰坦尼克》横扫世界各地票房的时候,我们应该叹为观止的是泰坦尼克沉没后留下的“巨大浪花”,当我们的民族电影被改编为迪斯尼美国版的《花木兰》,而美国的迪斯尼乐园至今长期繁荣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我们民族的电影产业是如何的步履艰难.在现在的这样的传播时代,民族电影如果还是在按部就班的按照传统的传播模式而不进行相当的改革的话,民族电影的危机或许很快就要到来了。

005是中国电影的百年华旦。在这个充满痛苦一百年里,中国电影一步一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蒙昧走向理性,从模糊走向清晰,百年的中国电影史纪录了百年的中国社会文明历史的发展和兴衰。就本文所论述的电影的传播模式而言,电影传播中的反馈机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