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受五戒之后如何舍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3:33:34
请问:

如果受了五戒是否可以舍戒?要如何才能舍戒?
当初在受五戒时,对五戒的理解不是很够,受了之后又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破了戒,听说破戒有罪,为此,徒生许多烦恼。
阿弥陀佛

五戒之中,万法之内,均以杀生为最。这是从因果观的角度说的,不论你受不受,都会有相应的果报,所以,先要恪守这条。

偷盗不仅仅犯戒,从十善的角度也不合法,相信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基本做到这点,也不很难的事情;

淫欲戒主要是限制夫妇之外不正当的性行为,大部分人受各种条件限制,也当不会太难;

妄语戒首要防范大妄语,即涉及毁谤三宝、舍法、未证言证类的言词,这类妄语会导人直入金刚地狱,无有出期,要谨慎防范。小妄语的过失,人人都有,尽量少犯就行;

酒戒问题最多,但当初制定此戒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比丘们因酒乱性所订,一班人就根据情况做吧。

再次强调,受戒不受戒都不能回避因果法则,并不是说不受了就没有问题。

另外,居士在皈依的时候,通常都会行三皈五戒的法礼,一般没有单独受持的情形。末法众生障深慧浅,习气甚重,若觉得不能全受五戒,也可以考虑先受持一个或几个戒条,并在佛像前发誓尽力恪守。一旦破戒,要猛力忏悔。

南无阿弥佗佛!

明心合十!

五戒,是为了让修行佛学的弟子能放弃眼耳鼻舌身意的欲望,使自己提升阿赖耶识,自我的一个淬练。由于破戒而加重自己的意的负担,悔恨,对修行是有阻碍的,佛学的修行不是象法律一样规定什么就规定什么,曾经有一次一位老法师被友人邀请参加友人孩子的婚礼,因为老法师去的仓促,所以友人并没有准备斋菜,可老法师呢,也不是不动筷,也没有去要求友人去再备一桌素餐,而是默默的吃着肉边的青菜,如果你学佛,别人给你准备了一桌酒肉,你如果因为学佛怕破戒对别人起了嗔恨,怎么给我吃肉,那么整个环境都被你破坏了,别人的心情也被你搅和了,这样的学佛还不如不学,是不是!多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会感觉好很多,戒可以舍,要分情况,你为了贪口舌腹欲而舍戒,那就称之为破戒,为了让别人开心,把这些东西当做毒药一样的吃下去,还是一样是守戒。其他的戒也是一样!

对一个神智清醒的人,庄重的说,我某人,舍弃五戒.只要对方听的懂.舍戒就成了.

佛由心生。一切烦恼都是心生。人生在世,不过臭皮囊一具,何增众多烦恼。

如果真的可以作到“酒肉穿肠过”,那佛祖自然在心中留了。好好琢磨这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