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的4次变革及每一次变革带来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6:13:0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的4次变革及每一次变革带来的影响?

建国以来,农业经历了4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亿万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第二次是50年代中后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土地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变为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形成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模式。第三次是1978年以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以家庭承包的形式分给了农户,分散经营。这种把农民的劳动同其收获结合的经营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业经济出现了80年代前期高速增长的时期。第四次是20世纪90年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即农业产业化经营。而正是后两次变革救了中国,创造了奇迹,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

中国农村经历的4次变革及每一次变革带来的影响
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亿万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第二次是50年代中后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土地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变为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形成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模式。第三次是1978年以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以家庭承包的形式分给了农户,分散经营。这种把农民的劳动同其收获结合的经营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业经济出现了80年代前期高速增长的时期。第四次是20世纪90年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即农业产业化经营。而正是后两次变革救了中国,创造了奇迹,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作为农业大国,个别地区的发展和解决吃饭问题,并不代表中国农业的整体完美,大部分地区尚没有摆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依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当然华容县万庾也是如此:一是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动力的耕作方式在农村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农业工具的简陋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方式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二是大量农业剩余人口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稀缺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农业人口之间的矛盾,(这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农产品商品率低,自给自足的特征十分明显。粮食卖不出或是极低价卖出,农民只能够以工养农或是以商养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