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高与最低高度不等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5:15:48
地球上最高处,八千多米,最低处一万多米,它们因什么原因不等呢,这两千米的高度差异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我的意思是不一定要相等,我是说山为什么不能像海沟一样深,即山为什么不能更高,有什么原因阻止了山的增高吗?如地球自转偏向力,离心力,或是万有引力的重力原因引起其塌陷。

这两个高度完全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高度值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深度值。

如果你非要问这两千米高度差是右什么引起的,那么我只能告诉你是因为地球上多出了将近1000米深的海水,你把这1000米深的海水的总量弄出地球,世界最高处和最低处距离海平面就一样远了。

地球的地形高低起伏系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造成的。

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其能量主要包括来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成为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主力军,对地壳物质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也是形成地形的基本力量。

外力作用指由太阳辐射、重力、日月引力等来自地球外部的营力(通过大气、水、生物等)所引起的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可以这样认为:内、外营力对地壳的作用是一种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内力企图使地壳物质的分布趋向一致,外力则企图使地球表面的起伏趋向平夷。内力作用往往为外力作用的进行创造条件,随着高山的抬升,外力的剥蚀作用必然加强;同样,内力作用产生的节理、裂缝和断层,为外力的风化剥蚀作用提供了可乘之隙,沿节理发育成各种山体。

从地质历史各个阶段来看,有时可能内力占主导地位,有时可能外力起主要作用。而内、外营力对地壳的组成物质——各种岩石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才促使地球上各种地形的不断演化和发展。以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来分析,内力作用方面,西部地区以褶皱、抬升为主,东部地区以沉降、下陷为主;外力作用方面,西部地区以剥蚀作用为主,而东部地区则以沉积作用为主。

世界最高山的高度是:海拔
世界最深处的深度是:海拔
如果你把准线定得低一点,那最高山的高度可以等于最深处。

而且,现在的情况是两者差得并不多,也就是说在一个量极上,也许只是偶然不同呢。总难想像地球上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约定好了与水平面一样的距离。

地壳运动,地球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只是有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