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两次外国来的“水”具体指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7:34:07
一个是从“印度来的水”一个是“从西方来的水”
它们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什么重大影响

1、印度来的水指的是,佛教的传播路线是印度一西域一中原,佛经翻译后来到中国。
2、西方来的水.是指西方的科学文化转播,通过最早的留洋学生翻译带来科学技术,艺术文化。
原文是:5000年来,中华文化虽然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从未中断过,始终保持了蓬勃的发展势头。究其原因,季羡林先生认为:“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

季老高度评价翻译在发展中华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外文化交
流史的研究,季老认为,中华文化好比一条长河,正是得益于翻译,才保证了
河水没有枯竭。他这样说:“我把人类文化(文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诞
生、成长、繁荣、衰竭和消逝。任何文化都不能永存,都是一个发展过程。那
为什么中华文化竟延续不断一直存在到今天呢?这是因为翻译在起作用。中华
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
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
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
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