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是什么时候划进中国版图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31:11

要想详细了解大理国的疆域是很困难的,原因是现存史料的阙如。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国之后,自然十分重视被征服者的版图资料。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12月,他曾"命姚枢等搜访图籍";大理国的末代皇帝段兴智被赦免死罪之后,曾入勤献地图。可惜这些资料今已无存。因此,《元史·地理志》的间接记录就成了今人推测大理国疆域的唯一依据。这条记载称:大理国"东至普安路之横山(今贵州省的镇宁县),西至缅地之江头城(今缅甸实阶区东北的杰沙克钦邦),凡三干九百里而远;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川省境内黑河两岸的傣族地区),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今四川省西昌地区),凡四千里而近"。此疆域范围大致与南诏国全盛时的境界相当,比现在云南省的辖境要大得多。因此,我们谈到历史上的大理,就远远不是现在洱海周围的大理地区。

大理国前期的行政区划与南诏基本上相同,即仿唐制,建置府、郡、州、县,以及节度和都督等3后期废除了节度和都督的军事管制区,对其他建制略作了调整。据《元史·地理志》载:"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郡四、部三十七。"《元史·几良合台传》则有"大理五城八府、四郡,洎乌白等蛮三十七部"之说,与《地理志》记载大致相同,即除首府(洱海周围)之外,设八府、四郡、四镇,而部、赕(甸)等则隶属府、郡、镇。方国瑜先生说:"大理前期与后期之疆域政区,上承南诏,下开元代云南行省,经历三百余年,其社会历史有很大的发展变化,随之政治设施也在发展变化。"

元朝
大理(938-1253)
大理建国于937年,1094年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改国号为后理。

蒙古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行省]],国王段氏被任为大理世袭总管。蒙古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置大理路,辖境包括现今大理、洱源、规山、祥云、永平,以及姚安、大姚、保山、腾冲等地。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云南内地共设有助个府),辖境相当于现在的大理、祥云、宾川、洱源、云龙等县。这当中,作为洱海周围的大理县也数易其名,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置太和县,1913年改名大理县,羊直学城也就改称大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