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释简单的静电现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2 07:50:30

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因而物质得失电子的本领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摩擦起电等各种带电现象。金属的外层电子容易丢失,这些从原子内跑出来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所以金属容易导电。绝缘体内的电子受到原子核的束缚,不容易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不容易导电。但是利用强电力作用、高温等方法可以使一部分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于是绝缘体变成了导体。

(1)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它的另一部分。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它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说,一个物体得到了电荷,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失去了电荷。

(2)自然界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越多,它们对外的作用就越强,异种电荷在一起,它们对外的作用将互相抵消。若正、负电荷数量相同时,它们对外作用完全抵消,这就是电的“中和”。因此,所谓物体不带电,并不是物体内没有电荷,而是物体内正、负电荷的数量相等。物体带电,是因为物体内正、负电荷的数量不相等,若正电荷数量大于负电荷,物体带正电;反之,物体带负电。

(3)原子核的质量远远大于核外电子的质量。因此,原子核不容易发生转移。在静电现象中,电荷的转移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我们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电现象时,尤应注意这一点。

(4)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因而物质得失电子的本领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摩擦起电等各种带电现象。金属的外层电子容易丢失,这些从原子内跑出来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所以金属容易导电。绝缘体内的电子受到原子核的束缚,不容易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不容易导电。但是利用强电力作用、高温等方法可以使一部分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于是绝缘体变成了导体。
回答者:Z宣言 - 试用期 一级 7-12 09:17

原子结构的理论告诉我们:物质的原子都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用这一理论解释各种电现象时,要明确以下几点:

(1)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它的另一部分。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它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说,一个物体得到了电荷,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失去了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