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意识输出详细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8:28:17

我国历史上的意识输出不外乎就是我们国人引以为豪的儒学传统文化了,以下是有关这方面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儒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现代新儒学兴起具有国内和国外的双重背景:

世界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人们开始对西文物质文明的作用和价 值产生怀疑。从魏源的“师夷长技”到胡适的“全盘西化”都未能给人满意的答案。

国内,“五·四”狂飘突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存在着传统虚无主义的危险倾向,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成为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这种背景下,一部分知识分子掀起东方文化思潮,形成新儒学。早年主张改良的梁启超在战后一反当年仿西改制之说,转而认为中国古有的文化基础,才是最合乎世界的新潮。 他的弟子张君劢更提出了“要拿西洋科学、西洋政治同我们的儒教佛教消化而融会之,这就 是我们对未来的使命”的命题,表现出融汇东西的宏愿。

此外,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还有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等人。熊十力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综合先秦孔子学说和宋明陆王心学以及佛教大乘空宗法相唯识之学,建构其全新的唯识论理论大厦。提出“中西学术,合之两美,离之两伤”的观点。

现代新儒学是在西学浪潮汹涌而来,且其利弊得失也较清晰地展示的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地以本土文化为依据做出的回应。虽然现代新儒学作为一种思潮,其思想价值和理论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其本身的缺陷,注定了其必然走向式微。

什么东东?
不过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