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都学些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5:16:16
我将要上大学,不只大一都学些什么,

公共课大多有思想道德修律基础,大学语文,体育(具体是怎么还要看学校安排),大学英语,高数,近代史等

大一新生主要是学习与适应大学生活:

第一,在学习目标上
大学里的学习目标是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之下,掌握更加精深的专门知识,养成奋发进取的科学研究素质,成为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因此,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先进的政治理论武装自己;必须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形成宽厚而坚实的丰富的专业素养;必须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较高的水平。而中小学则是打基础的学习阶段,学习活动应当尽可能地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具体地说,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初步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技巧,锻炼自己的体魄,健全素质。因此,中小学要强调的是素质教育,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从启蒙到提升与发展的长期过程。

第二,在学习内容上
大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强调精深和广博,在广博的基础上求专长;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求拓展和创新。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往往是某一门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兼顾其他内容的知识。围绕某一门专业学习,可以有多种参考书,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观点。而中小学的学习内容则比较注重全面性和基础性,他们往往要学习很多知识点,而且,学习的内容一般都是定论的东西和稳定的知识体系,只是在学习过程中力求去不断发现和适当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有人曾经描述过,从学习的知识内容来讲,学习上最轻松单纯的是大学生,最辛苦全面的是中小学生。

第三,在学习方式上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往往教师是领进门,做启发性的指导和答疑解惑;大量的时间要靠大学生自己去支配和决策:什么时间应该学习什么,应该花费多长时间学习课堂知识,又应当用多长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补充笔记和课余思考。一般而言,大学往往要在四年中学习30多门左右的课程,在实施学分制的学校,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自我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课程。而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更加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地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显示出学习的被动性和依赖性较强。正由于这样,很多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后都必然会出现一个心理不适应期。在这样一个时期,他们会产生许多困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