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植物保护的几道问题?有会的人请帮帮忙了,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35:46
过几天就要考试了,可是却不知道要到哪里找答案,只有请各位多帮帮忙了!都是有关植物保护的题:
1、什么是类病毒?
2、什么是病原物的致病性?
3、什么是发病期?
4、什么叫病虫害预测预报?
5、为什么要进行生物防治?
有谁知道答案请直接发上来,也可以发送到我的邮箱2319333@163.com
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啊,忘了还有几个名词解释,这些题都答上的话我就能及格了,拜托大家了:
1、食物链
2、熏蒸法
3、汰造法
4、诱杀法
5、植物检疫

1
类病毒(viroid) 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比普通病毒简单。类病毒是无蛋白质外壳保护的游离的共价闭合环状单链RNA分子,侵入宿主细胞后自我复制,并使宿主致病或死亡。类病毒的分子量在0.5~1.2´105,是已知的最小RNA卫星环死病毒大小的1/4。1971年首次报道的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 (PSTV)只有359个核苷酸,最小的草矮生类病毒(HSV)仅含290~300个核苷酸,较大的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EV)亦只含371个核苷酸。目前关于类病毒的感染和复制机理尚不清楚。类病毒是当今所知道的只含RNA一种核酸的最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它的基因组为单股闭合环状的RNA分子,分子量约105Da(“真病毒”为106~108Da),仅含330~380核苷酸。类病毒能耐受紫外线和作用于蛋白质的各种理化因素,比如对蛋白酶,胰蛋白酶,尿素等都不敏感(“真病毒”均敏感),在90℃下仍能存活(“真病毒”在50~60℃下失活)。

2
病原物的致病性寄生物一般都具致病的能力,但是病原物的寄生性并不等于致病性。它们在含义上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没有相关性。通常寄生性愈强其对植物的破坏性愈小,例如油菜霜霉病;相反有的寄生性弱的病原生物,对植物寄生组织的破坏力往往是较大的,如甘薯软腐病。但是有些寄生强的病原菌致病菌性也很强,如马铃薯晚疫病。

3
所谓发病期即从出现症状直到寄主生长期结束,甚至植物死亡为止的一段时期。随着症状的发展,菌物性的病害往往在受害部位产生孢子等。新产生的病原物的繁殖体可成为再次侵染的来源,对菌物来说,产生孢子也是病程的最后环节。

4
病虫害预测报告就是对即将或者有趋势的病虫害的科学预测,为防止提供依据和保障。
5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性,以防治危害农业、仓储、建筑物和人群健康的生物的措施。以自然治理自然,这是最经济,最环保,最符合生态平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