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美国提早加入或用不加入,战局变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2:54:51
日本偷袭珍珠港,迫使美国损失大半个太平洋舰队,就而加入了二战.
设想如果美军从德军刚开始发动战争时就加入了欧洲战场,并且在太平洋给予日军一定的阻击,是否德军不会那么轻易的剥削欧洲土地?苏军也不会那么狼狈的打保卫站?再问如果美军也像日本那样偷袭德军的本土,德军会改变战术吗?
如果美军从头到底都不参加二站,情况又会如何?

美国开始之所以没有参战是因为美国可以从二战中得到很大的利润,例如出售军火.而日本偷袭美国也不是仅仅为了得到太平洋的控制权,美国迟早要参战,因为一旦欧洲全部沦陷,美国将成为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可以看到美国的兵力在太平洋和美国周围重点布防就知道其用意.
如果美国在开始就参战,那局势就完全逆转了,二战的时间也不会那么持久,而我国可能也就没有了8年抗战,也许会缩短很多.
如果不参战,呵呵,那就只能和法西斯平分天下

损失利益!!!每个国家打仗都是为了利益,如果美国不打的话利益就会损失,当然打了!

强烈建议楼主观看基辛格的《大外交》一书
主要内容便是罗斯福有预某的利用法西斯摧毁美国人的孤立主义心态

附孤立主义: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长期奉行的不与欧洲大国结盟、不承担任何义务的外交政策。美国独立初期,首先考虑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把活动主要集中在美洲大陆,在对外关系中避免卷入欧洲的政治和军事冲突,不承担国际社会的政治、军事义务,不与外国、特别是不与欧洲大国结盟。早期外交上的孤立主义对保护刚建国的美国的国家利益有一定历史作用,曾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孤立主义已被美国的全球战略所取代。近年来美国经济不景气,国内问题成堆,部分人中孤立主义情绪又有抬头。
孤立主义的基本主张之一是单边主义。在历史上,这一主张要求避免对其他国家承担长期的政治义务,以保持美国外交政策上的绝对的“选择自由”。孤立主义者认为,单边主义是一种在对外关系上的独立政策,它使美国避免受制于其他强国,从而能在任何时候都按美国自身利益行事。从这一主张出发,孤立主义者担心卷入欧洲争端会使美国陷入与英法等欧洲强国事实上的结盟,从而难以保持美国在行动上的完全自由。而在亚洲,情况则不同。在那里,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到足以制约美国,使它背离单边主义的原则。在20世纪30年代,单边主义表现为反对罗斯福政府同英法结盟的政策。孤立主义者反对卷入欧洲战争,认为战争意味着同英法事实上的结盟,从而引起实质性的长期的卷入欧洲事务。与此相反,30年代的孤立主义者认为,一场亚洲战争是同日本作战。由于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强国,因此即使卷入战争,美国也完全可以独立行事而不致使它的战时或战后的政策受制于强大的盟国。用30年代孤立主义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