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宋代印章“壹贯背合同”真品级别与价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5:49:00
我只知道国家博物馆有一枚,好像是罗振玉儿子罗福颐早年捐赠的,王国维的《观堂集林》对此印有分析。不知博物馆定其为几级文物。
此印和早期纸币起源即会子或交子有关,不知和会子铜版或交子铜版相比价值如何。
还有不久前听说过关子铅版的复杂传奇经历,不知其中有无夸大成份。
请教了!

那是国宝级文物,根本没有估过价。
宋一贯背合同铜印跋
上虞罗氏藏一贯背合同铜印,此南宋会子印也。金人钞币亦有合同印。《金史·食货志》言:先是尝行三合同交钞,至泰和二年止行于民间。今传世金大钞铜板,阑外有中都合同、南京合同、平凉府合同三印;又太仓徐氏藏贞佑五贯铜板,阑外有京兆府合同、平凉府合同二印。其印皆附于版上。此云“壹贯背合同”,不著地名而著贯数,与金制不同。案《宋史·舆服志》,载行在都茶场会子库,每界给印二十五,国用印三钮,各以三省户房国用司会子印为文;检察印五钮,各以提领会子库检察印为文;库印五钮,各以会子库印造会子印为文;合同印十二钮,一贯文二钮,各以会子库一贯文合同为文;五百文、二百文准此。此云“壹贯背合同”,亦著贯数,乃宋制也。《宋志》所云一贯文合同,盖印于会子面者,与金钞板所附合同印同;此云背合同,必印于会子之背。明洪武一贯宝钞,背有印造宝钞局印及一贯印,当仍金元旧制。以此推之,则宋之会子,纸背亦当有印。又,金之地名合同印,皆与钞板联合者,所以省重印之劳。此印单行,为印于纸背者无疑矣。因《宋志》失记,故详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