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新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2:18:53
一、语言转述:以会议主持身份,介绍王选生平
材料: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王选同志是著名的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曾一手创办了北大方正集团,生前人北大方正集团董事、方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他领导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二、辩论词:是否取消黄金周(50-180个字)
请写出反方观点——不应取消

三、电话补白
根据下面的话推断学生说了什么(“/”为划分)

哎!我就是。/什么问题,你说吧/别着急,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有事出现也是正常的。你已经劲力克制,这就很好。我想我们还是当面谈谈,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四、新闻采访
要求:围绕“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这一中心话题设计3个具体问题。
学生/家长:

五、综合创新
模仿下面对“鸡为什么过马路”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另写两则不同领域人物的回答,要求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点,新颖有启发性。

鸡为什么过马路?是呀,假如鸡过马路,又被你看见的话,那鸡是为什么过马路的呢?
爱因斯坦:“究竟是鸡过马路,还是马路过鸡,取决于你的参考坐标。”
爱默生:“他并非穿过马路,而是超越了它。”
萨特:“为了秉持信念行事并对自己诚实,鸡觉得自己有必要过马路。”
拿破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好鸡。”
王朔:“无知的鸡无畏,我是疯鸡我怕谁。”
(1):
(2):
第2、5个问题不用答了
附加:诗歌鉴赏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诗的最后一句“时有微凉不是风”说明诗人“夏夜追凉”确已感受到了凉爽。这“微凉”是怎样产生的。试作分析。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惨屋。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作许多情。<

一.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我国著名科学家,领导科研集体研制出了激光照排系统,北大方正集团董事王选先生。
三.学生:老师,我最近上课的时候老走神,虽然自己也尽力克制自己,但是好像不起什么作用。我该怎么办啊?
四.家长:课外阅读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
家长:应该为孩子准备怎么样的课外阅读读物?
孩子:课外阅读是否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诗词鉴赏:
1〉
午夜的时候天气依然很炎热,作者打开门站在月光下,听到远处传来的虫鸣声,虽然没有风,但作者感到一丝丝凉意。这里的凉意是从心中感到的凉意,作者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宁静与恬静,自己的内心也变得平静了,心静自然凉,所以作者会时有微凉。
2〉1.晓月还没有落下,山上的人很少,鸟儿也很少鸣叫,霜还没有消失,天气还很冷,都说明了这是一个寒冷的孤寂的冬天的早晨,且时间很早。
2.营造了一种急切的安静的气氛。这句话说明了早上时间还很早,但是作者要回家,所以作者很急切以至于忽略了鸟鸣声。这句话为作者的抒情作了铺垫,引起下文,先抑后扬使全文散发着一种游子思乡的感情。
3.诗的下片表现了作者回家急切的心情。因为作者的行李虽然很沉但是很轻松的就回家,这种对比的手法,再加上作者路途上所经过的数座青山,流水,都化作作者对回家的无限喜悦之情。因此情景相融,借景抒情的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