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怎么演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7:10:25
弹这首曲子该怎么触键?还有关于德彪西的一些背景,知道的请告诉我,谢谢!越详细越好

作为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来说就如印象派画家莫奈,用简练的笔墨描写现实的事物。此曲也一样,德彪西评价保罗.丢卡作品说:“是一种建筑物圆润的线条美,这种线条美与太空融为一体,达到和谐。”这就如本曲的真实写照。
  此曲表面并不难,但将它作为9级曲目,也有道理。要弹出意境美很难,弹奏时要注意处理好旋律与线条,要注意隐伏在线条中的上下行模进根音,要处理力度与速度变化,加入主观感受,了解作曲背景,便可以弹好。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又译克劳狄·德布西)
法国作曲家。生于商人家庭。十一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884年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大奖”,后赴意大利学习两年。艺术上反对旧传统,并受东方音乐及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逐渐形成对现代欧美音乐具有深远影响的印象乐派。而其实质更接近于象征派。德彪西私生活上也相当反传统,甚至为圈内朋友所看不惯。

呵呵 知道德彪西这个人是看了《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面有他的曲子 月光曲 芭蕾舞姿以及阿拉伯风格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又译克劳狄·德布西)
法国作曲家。生于商人家庭。十一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884年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大奖”,后赴意大利学习两年。艺术上反对旧传统,并受东方音乐及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逐渐形成对现代欧美音乐具有深远影响的印象乐派。而其实质更接近于象征派。德彪西私生活上也相当反传统,甚至为圈内朋友所看不惯。

他于187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在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才华出众的学生,并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后与以马拉美为首的诗人与画家的小团体很接近,以他们的诗歌为歌词写作了不少声乐曲。并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还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创作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他摆脱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手法。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面》、《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为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中都有不少生动的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