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1:10:50

“衢州”最初是作为州级政区名称出现的,元朝始才成为专用名。唐朝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于信安县地置州,州治依廓,实行州领县体制。州领信安、定阳、须江三县。“衢”是信安之地置州的专名;“州”是政区级的通用名。州是以“衢”字因。

  衢州,一说以今常山境内的“三衢山”得名;据史料记载:唐武德八年(公元625 年),鄂国公尉迟恭,新扩信安城(今衢州城),新城规模初具,深得当朝赏识,令其上报新城域名,一介武夫为新城名冥思苦想,一时六神无主。后听说信安境内有座三衢山,且风光绮丽,为天下名胜,心中大喜,便欣然命信安为衢州。

  一说以路通三越(闽越、扬越、吴越)命名。笔者认为后者较为可信。首先从地名角度分析,“衢”字的含义,《尔雅释宫》称“四达谓之衢”。《楚词·天问》谓九交道之意。《太玄经》作衢,也有“衢周九路”之说。从地理位置看,俯瞰衢州,川陆所会,四通八达,南际欧闽,北抵歙睦,东达沪杭,入于大海,由江山港、常山港、乌溪江汇合衢江,构成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在以水陆交通为主的古代,三水冠之为“三衢”,对此,《大明一统专》便作出定论:“衢州之地,以路通三越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衢州”一名以交通得名无疑。有的文献中累次出现衢州一名以“三衢山”因,这是一种误导。

  “三衢”一名作为衢州的别名出现和广泛使用,大量的文献证明是在唐朝武德四年之后,是“衢”字的引申。管子《轻重甲篇》言“闻子三衢”,“三衢”一词古语中早有,很明显,“衢”非“三衢”之简称。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类的文明,“衢州”一名的文化内涵将会愈益丰富而外延。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因唐代白居易的诗句,衢州这方热土远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在人们的心中产生过强烈的震荡。到了当今信息时代,对这个地名的成因,长期以来史学界众说纷云,各持己见。

“衢州”最初是作为州级政区名称出现的,元朝始才成为专用名。唐朝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于信安县地置州,州治依廓,实行州领县体制。州领信安、定阳、须江三县。“衢”是信安之地置州的专名;“州”是政区级的通用名。州是以“衢”字因。

衢州,一说以今常山境内的“三衢山”得名;据史料记载:唐武德八年(公元625 年),鄂国公尉迟恭,新扩信安城